當年第三類組的! 站出來! : 台灣人海外醫藥生物社群交流

在我們的網站中,分享科技業跟人文領域背景的專訪文太多,似乎少有醫藥生物相關領域的分享,每當有學弟妹問我: 如果想到國外工作,身為一個第三類組的學生要怎麼計畫會比較好? 其實所謂的「比較好」好像太籠統,「會比較容易找到工作」甚至「找到好的工作」才是問題的核心。另外,在這裡稍微喚起一下大家的回憶,所謂第三類組,就是大學聯考多讀一科生物學,也就是大家普遍覺得「真的很難找工作」「當初鬼遮眼選錯科系」「念到博士出來不知道幹嘛」的族群。

 

但找工作這種事,當然除了靠學歷,靠人脈,有時候還要靠外表氣質之外,還需要很大一部分運氣。以剛畢業的學生來說 (在日本稱為: 新卒),沒人脈又沒有天上掉下來的運氣,只能靠好看的學歷,所以說學歷是不是很重要? 當然很重要,而且非常重要,因為有好的學歷,周圍的朋友可能同質性比較高,當然老師在學術圈可能也有一定的影響力,扛出好學歷不可否認能在找工作時得到一定的青睞,尤其是在海外找工作時更顯差異。

 

 

|醫藥生物領域在海外是否真的很難找工作?

 

關於已經是老生常談的生命科學就職冰河期,博士生過剩,或是生技人生供需失衡等等的關鍵字,隨便上網估溝一下就出來好幾頁文章,這樣的狀況,除了台灣之外,似乎普遍出現在亞洲各國 (可參考日文版論壇文章),但事實是否真如大家所想那樣嚴重,或是該如何突破現狀,這邊我想從一個海外工作者的角度來看這件事情。先強調這篇文章也許走的比較主觀,希望能多給相同領域的朋友一點不一樣的想法。

 

生技人就業事實之一: 所謂的人材? 供給過量。

 

廣義的來說,生命科學領域的學生 (以下簡稱生技人) 有一點非常不利: 畢業生沒有相對應的資格能夠取得。試著想看看,說穿了由於一個新的生物技術操作,大概不需要太久時間就能上手,導致這類型的研究職似乎並非生命科學系的畢業生也能勝任,也就是說,其他相似領域的食品營養,農業科技,動物植物系所等等的人材也能瓜分職缺,當這種非生命科學系不要的狀況漸漸減少時,僱用與勞動方無法進行談判,球就好像是握在企業主側,你有沒有球可以打,丟過來的球是像籃球那樣大,還是像乒乓球一樣小,都由不得勞動側選擇: 因為你只希望有球可以打就好。

 

在看看下面這個數據,這是根據平成27年日本文部科學省公布的全日本排除碩士畢業者,計算包含博士後,博士學歷者學術單位研究者人數:

 

電気・通信系:約10000人

化学系:約4000人

生物系:約6000人

 

在看看另一筆數字,在非學術單位的法人企業中,各領域研究職所占比例:

 

電気・通信系:約26.6%

化学系:約12.6%

生物系:約1.3%

 

可以得到一個結論: 在學術單位中雖然研究職者人數不在少數,但流動到企業界的高專業研究職人材卻僅有個位數的 1.3%。這代表不光是台灣,在日本也發生相同的問題: 好不容易專攻到博士的人材,卻因為供需問題,或是有技能找不到舞台發揮等眾多因素,選擇留在相對之下較為安全的學術單位。

 

生技人就業事實之二: 所謂的專業領域?

 

當然如果在研究所時專攻的是植物培養領域,那麼剛好有機會進入植物育種的生技公司擔任研究職當然很好,但先不考慮這特殊狀況,且計畫進入法人企業就職,那麼在研究所期間的專攻內容,其重要程度似乎便開始下降,因為生物技術本來就是熟能生巧,背景知識等也都能事後再補足。

 

若想到拿到好的 offer ,當企業問你; 「你的專業到底在哪裡? 」的時候,該怎麼回答就變成了決勝關鍵。

 

 

在生命科學領域所謂的專業,廣義上看起來實在非常狹小,常常看到博士班的論文是研究一個蛋白質的生理機制,姑且先不管它在未來科學界有可能引起的旋風,但事實就是如此,這只是一個再小不過的領域,除非往學術界發展,但事實上是: 對於企業來說,只會基礎研究的人才是非常難使用的。

 

所有的基礎研究若沒有後續的應用,就幾乎可以定義為無效作業。對於基礎研究者來說常常問自己下面四個問題:

 

 

  1. 我的研究主題是甚麼?
  2. 在這個研究主題中出現何種結果?
  3. 這樣的結果可以應用在何種領域?
  4. 這樣的領域對於我們的生活會有何種改善?

 

 

對於 IT 或化學等領域,常常能夠回答到第四個問題應該沒甚麼問題,但是生命科學領域回答不出3.4 的問題是常有的狀況。因此就延伸到下面一點,需要擴大自我專業領域以及視野。

 

視野不足,專業領域過於狹小

 

其實對於台灣來說,在學術界助理研究職的待遇其實是不高的,雖然新人起薪還算不錯,但以職涯來說,若想進入法人企業,則是非常不建議的,原因是除了沒產值之外 (非論文產值,在此指的是營業額),工作環境單純較無新刺激,久了頭腦容易鈍化,另外工作也相對也不穩定,廣義來說就是契約社員的概念,一年簽一次,也許起薪算是誘人,但若思考十年後的職涯發展,肯定是進入法人企業的投資報酬率較高。再者,生命科學基礎研究領域通常會是無止盡的鑽研,比較少是立刻連動到應用層面,再加上除了很多生物相關人士在日本多半是採取中途入社的方式,學歷不再是如同剛畢業時求職的優先條件,因此,與不同專業領域的人材交流,以及情報收集共享就變成一個重要的活動。

 

 

關於 Taiwanese BioNetwork 的社群

 

在日本已跨入第五年,真的很少遇到第三類組的畢業生,要交流的機會更是難上加難。有鑑於此,在一次偶然的交流中遇到了全球最大基因晶片廠日本分公司技術部長  Andy,談到想要聚集東京生技人的想法,在後續幾次討論中,集合了五位管理者,組織了 Taiwanese BioNetwork in Japan 的社群團體。

 

當然最初的想法只是想要認識多一點同領域的朋友,交流起來比較有話題之外,也想藉由這樣的集會平台,讓生命科學界中專攻不同領域的專業人材,能在東京也能學術或產業交流。在我們舉行第一次集會之後,當時雖然時間較為倉促,但也有近 20位生技人前來參與交流,在大家自我介紹後才發現,每個人不僅有過人經歷,且不乏公費留學生以及DC1 獎學金獲獎者,甚至還有令人驚訝時間如何運用的雙博士學位候選人,除此之外,也有業界的商社代表以及外資系公司的亞太最高管理者,整場交流下來相當有火花。

 

由於學術界的大家彼此交流研究領域之外,更甚希望能與吸取企業法人的經驗,沒想到很多在國外學術界打滾的專業人士,也想趁此機會多聊解關於醫藥生物界的海外商業活動。就他們的角度看來,多少也會擔心身為一個外國人如何在日本學術圈生存,更甚會煩惱是否該回到台灣學術界的問題。但不管對於哪種產業,未知的事情總是很令人擔憂的,所以透過這樣的社群組織交流,將觸角延伸到同為 Bio 相關但卻有不同發展的人士,在規劃職涯的時候也能得到多一些不同觀點的建議跟發想。

 

另外,在海外生存最重要的當然就是要有工作機會,先前我們有一些聊到找工作能力與工作能力的相關文章,其中很現實也是最重要的: 很多工作機會在公開之前找就找到適合的人選了,而如何獲取這樣的情報也是一種軟實力之一。社群的結合能夠擴展這樣的網絡,使得參與其中的成員,能夠更快速的收集到相關資訊,甚至當有產業內或跨產業的合作機會出現時也能第一手掌握。

 

Taiwanese BioNetwork 社群未來會固定舉辦交流活動,當然學術分享以及業界討論,希望能將在日台灣人的生技圈組織起來,共享資源並且帶領台灣人在海外產業圈攻占一席之地。

 

 

ps. 該社群加入時需要透過問卷確認,雖然會花一點點時間,但此為確保加入成員資格的重要指標喔,另一方面也是能確認成員的背景,以供未來交流需要,並過濾社群的單純性,另外負責審核成員資格的 Cindy 也表示,由於這是日本的平台,所以加入資格除了為生物醫藥相關背景之外,還需要跟日本有些淵源才行 (工作,留學等),請大家諒解囉。 謝謝。

 

|文章 PRODUCER: 王伊森

|關於 Taiwanese BioNetwork in Japan 社群

 

|延伸閱讀

全球最大基因晶片廠日本分公司技術部長 Andy

該留在日本還是回台灣? 2016年版

2016年找工作心得: 工作能力 v.s 找工作能力

日本外資生物化學專門商社應酬大小事

Ethan Wang

2012 年秋天來日,喜歡影像與文字的碰撞,遠距工作及多點生活主義者。

主修神經科學與生理學,對關於人的素材都很敏感,興趣是觀察社會現象與人類行為。經常靠溫泉,散步與閱讀尋找靈感。人設是吃完午餐就一定要睡覺。

目前為台灣 AI 新創日本公司第一號成員。同時為日本最大台灣人就職情報分享平台 Worklife in Japan 共同營運者。
Ethan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