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日本貓頭鷹咖啡到台灣貓頭鷹救傷之路

從認識貓頭鷹開始講起

因為一次偶然的緣份,在日本讀美術大學大一的時候,一堂課必修的素描了一隻貓頭鷹標本。

兩個圓圓的大眼睛加上一個三角形尖嘴的Q版貓頭鷹,大概是我們對貓頭鷹的普通印象。就像台灣每個觀光點滿街都有的紀念品一樣,以前在台灣因為無知其實對貓頭鷹蠻無感的。當時卻超難畫到崩潰。

一隻貓頭鷹依部位不同,身上可以有多種不同形狀和顏色的羽毛,讓我覺得很難用單純畫出來,豈是兩個圈和一個三角形能表現出來的,於是開啟了我的貓(頭鷹)奴之路,常跑到附近的多摩動物園和各大貓頭鷹咖啡去近距離觀察貓頭鷹,也因此結識許多愛貓(頭鷹)人士。因此也有了機會在貓頭鷹咖啡寄賣自己畫的周邊。

 

日本貓頭鷹咖啡生態

相信大家對於日本貓頭鷹咖啡也是褒貶不一,但是只有深入去了解每個店家才會知道他對貓頭鷹有沒有愛。

先說一下貓頭鷹咖啡廳兩個基本常識:第一,必須要有專業馴獸執照才能開業。第二就是不能馴養日本當地的貓頭鷹。門檻其實很高。
日本貓頭鷹咖啡最早始於一群熱愛猛禽的馴鷹師交流的場所,互相分享養育心得和培訓飛行狩獵技巧等等,所以始祖店的貓頭鷹只能在旁邊看不能摸更不能拍照。馴鷹師同好可以把自己家的猛禽先寄放到旁邊的小隔間,再到旁邊的咖啡座喝茶聊天。一般人想認識猛禽可以,可以遠觀並且請問馴鷹師老闆。一開始想盡量以不打擾貓頭鷹的方式介紹猛禽給大眾,曾幾何時這樣的美意,因為貓頭鷹的特殊性爆紅開始變質。

我開始畫貓頭鷹也是希望能透過自己的作品讓人家了解貓頭鷹不是只有Q版一種,有很多種類甚至每張圖裡都包含不同種的個性:穩重、開朗、驚訝、傲嬌。但是我不用真的「養」貓頭鷹才能素描,透過詢問、觀察和深度學習就能畫圖。也希望把自己的作品放在會好好照顧並且教育大眾正確觀念的貓頭鷹咖啡,我一定會一間一間的走訪。有的員工固定在下班時間之後,幫貓頭鷹做飛行訓練,有的晚上甚至愛貓頭鷹愛到,為了照顧他們睡得比貓頭鷹更少。甚至有餐廳收留了無人認領回家的流浪貓頭鷹。


 

台灣貓頭鷹生態的囧境

「台灣也有貓頭鷹嗎?」回到台灣之後,這個心中的疑問得到了答案。還真的有!而且是一群熱心專業人士在默默付出。因為台灣法律禁止飼養貓頭鷹,也不會有惡質貓頭鷹咖啡廳的問題,但是同樣的台灣貓頭鷹也從來沒有人重視過。

過多需要救傷動物之於過少人力的鳥會、自掏腰包為救傷付出的志工、一天到晚照顧動物就不夠了還要要應付各五分鐘接一通電話等等一大堆問題。除此之外,因為台灣都市過度開發,大量砍樹造成樹洞大量減少。貓頭鷹的繁殖失去了最重要的「巢」,因此鳥會努力研究開發了適合貓頭鷹的「巢箱」,並且掛在各個適合的地方,定期定點觀察研究。經過他們的努力,慢慢的,都市裡的貓頭鷹返鄉了。

因為看到了一群熱血的夥伴,成為了鳥會的志工,但是對於一個設計師而言能做到的事真的不多。我不懂治療研究、聽不懂專業用語、更不知道怎麼掛巢箱。頂多幫鳥會做logo和T恤等等不能帶來實際的幫助。所以我一直在思考能不能用我的方式為台灣貓頭鷹做一點事情。


踏上台灣貓頭鷹救傷之路

結合我在日本所學:插畫和廣告設計。我們一群台灣設計師開始想為台灣貓頭鷹盡一份心力。於是我們想到了貓頭鷹繁殖最重要的「巢箱」,透過我們的方式去幫貓頭鷹「築巢」。

結合「插畫×文創×保育」的理念,開發了「貓頭鷹巢箱扭蛋機」,並且即將開始我們的集資募款我們期望能協助「台灣的動保工作者」,此外,更能建立一套正向循環的文創交流平台。

從台灣到日本再回到台灣

北漂了日本十年的我,因為與貓頭鷹的結緣返鄉了。十年前看著熱血志工大哥上下爬樹為貓頭鷹奔波。十年後大哥們都有了白髮,動物救傷動物保育的工作也越來越辛苦。回台灣了解貓頭鷹的救傷保育,也更了解其背後的危機。

想為自己的故鄉和貓頭鷹做一點事情是個人小小的心願,把這份「熱情」傳承下去。

歡迎了解我們的巢箱扭蛋機計畫,如果喜歡的話,也請幫我們粉絲團按讚並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