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點點,轉動卡住的人生:前Pinkoi Japan 視覺設計師的 Jason
說起設計師,你會想到什麼呢?
續不完的咖啡,燒不完的肝,
還是那沒日沒夜追著靈感跑的小宇宙?READ MORE
說起設計師,你會想到什麼呢?
續不完的咖啡,燒不完的肝,
還是那沒日沒夜追著靈感跑的小宇宙?READ MORE
和煦暖陽下的碧藍大海,無際星砂點綴的點點夜空。你心中的沖繩是什麼模樣呢?
前來日本工作的台灣人之中,除了選擇在大都市裡的叢林冒險生活之外,其實還有一群人來到了四面環海的沖繩,選擇與海為伍,在未受到環境破壞的海洋生態的沖繩島中,一起帶動當地的「潛水觀光」產業,而他們的辦公室,就在深深的大海裡——潛水教練。READ MORE
我從小就對政治和歷史有興趣,但是因為升學規劃,高中時選擇就讀理組。準備考大學的時候煩惱了許久,最後還是沒辦法放棄自己的興趣,先因為成績關係選擇了歷史系,大學畢業前再努力自學,跨領域考上了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研究國際政治與國際關係。READ MORE
日本在新型冠狀病毒影響中,「不要不急」(中譯:不必要不緊急)的外出自肅的政策下出現了消費力衰減、訪日觀光市場消失,以及 2020 東京奧運延期等問題,造成各種產業的經營者面臨經營困難。七月底在日本政府雖然在各地陸續展開了「GO TO TRAVEL」的活動,希望促進國內的旅遊經濟,但訪日觀光市場的復甦仍遙遙無期。READ MORE
我在大學念資訊傳播, 畢業之後想要嘗試影像相關的工作, 就到了一個電商做攝影助理。 工作了半年之後,知道了自己現有的影像技術跟專業需求的差距,但是也了解在工作裡已經沒有辦法再學習到新的東西。離職之後想起爸爸曾經告訴我,要在30歲前找到自己的專業, 就決定要再精進自己有興趣的攝影。READ MORE
提到日本的打工度假(Working Holiday),大部分的台灣人可能聯想到是餐飲、服務業,或者旅遊相關產業的工作,很難想像原來在托兒所(保育園)打工也是一個選擇。READ MORE
2020年是讓人想快轉的一年,原本在前職的規劃是把負責的海外事業部帶到黑字之後瀟灑離職,放自己一個長假到不熟悉的國度增廣見聞,並給自己喘息的機會;疫情爆發之後不只計畫破滅之外,當時的主管更因年初連續國外出差,回日本後高燒不退,到2月變成全家都發燒且一直情緒不穩定,也把整個團隊燒的烏煙瘴氣(到4月的時候才PCR檢查顯示陰性),也因為這樣讓我在疫情最嚴重時決心轉職。READ MORE
在疫情期間我們越洋訪談目前人位於香港的 Iven。他在來到香港生活之前,其實有大約三年日本職涯經驗,我們對於職涯移動相當活躍的台灣人也非常有興趣,因此透過這次的深度交流也能夠了解到台港日三地的職場文化不同,以及 Iven 在思考移動時的重點。
從日本緊急宣言開始的四月算起,至今也已邁入後疫情時期的第六個月,無論前陣子有多麼的不安,如今回想起來好像是已經過很久的事。而在這段期間,無論是選擇離開日本的抑或是繼續留在日本的,相信大家也已經差不多整理好自己的心情,從前陣子的不安走了出來。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