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事業開發其實是外國人在日本企業裡最能發展的職業之一, 而我在日本經歷的四個工作裡,其中三間都是海外開發有關的。但是或許跟大家想的不一樣, 這個類型的工作其實對內的溝通遠大於對外的溝通。READ MORE
(封面照片是一家位在San Francisco的咖啡廳,當時的我邊喝著咖啡心裡邊想著,若不是因為這間公司讓我來美國嘗試,我想我應該不會有機會喝到這杯美味的咖啡。)READ MORE
一年前,27歲,女孩,在日本歷經了三次轉職。
「日本,三次!」乍聽下不怎麼樂觀。
第三次轉職發生的很突然,當時的公司,決定暫時不再投資海外開發事業,這代表我們部門的人都會被調去其他部門,於是深思熟慮一陣子後,我決定離開去找跟海外事業有關的工作,或需要外國人的工作。READ MORE
換工作 – 新的機會的開始
在日本做了8年多的招募工作,日本這幾年的高階人才的世代替換,帶動了一些企業內部的人事改革。根據今年的亞洲日經(Asia Nikkei) 報導,日本轉職的數字在2017達到7年以來最高點,以往那個終生僱用的概念已經慢慢的不在是求職者的工作的第一理想了。很多日本人本身也不排斥轉換跑道或工作機會,但是很可惜的是海外工作者,尤其是台灣人,就算知道有這樣的趨勢但卻不知道從何下手。
2017 年似乎才剛開始,恍惚之間又過去了一個月,好不容易從日本年末年始的假期中甦醒,緊接著又是台灣的舊曆年。緊湊又忙碌的東京生活一天接著一天,雖然在日本完全沒這方面的氣氛,但身為在日台灣人,心中還是小小渴求一絲絲過年的感受,看到臉書上台灣朋友開始大買年貨自己卻孤懸海外,心中的情緒實在難以言喻,好在日本也有許多台灣的朋友,同為當時選擇一條比較困難的路: 海外職涯的一份子,共同的革命情感也許還能彼此稍微取暖一下, 但大家的內心其實也都明白,職涯畢竟是職涯,它終究只是生命中的一小段旅程,有人會選擇待個三五年後離開這裡,前往下一個地方,也有人選擇住在這裡一輩子。
未知,其實這也就是海外生活耐人尋味並充滿挑戰的地方。
在我們的網站中,分享科技業跟人文領域背景的專訪文太多,似乎少有醫藥生物相關領域的分享,每當有學弟妹問我: 如果想到國外工作,身為一個第三類組的學生要怎麼計畫會比較好? 其實所謂的「比較好」好像太籠統,「會比較容易找到工作」甚至「找到好的工作」才是問題的核心。另外,在這裡稍微喚起一下大家的回憶,所謂第三類組,就是大學聯考多讀一科生物學,也就是大家普遍覺得「真的很難找工作」「當初鬼遮眼選錯科系」「念到博士出來不知道幹嘛」的族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