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ort Blog:
  • All
  • English
  • 在日本的故事
  • 日本求職
  • 日本職場文化
  • 日本觀點
  • 日本語
  • 未分類

日本外國觀光客爆增後的下一步?

最近去逛日本一些新創事業的展覽,新創的題材當然包括Fintech, Edtech, IoT這些全球創業圈都熱門的項目,但還有一個是日本國內特別關注的題材,就是「インバウンド」(Inbound),指的是外國觀光客所帶來的商機。

雖然說日本觀光的議題已經談過了好幾次,但在日本實在是太火。日本預計今年的外國觀光客人數應該會近逼2000萬,原先2020年的目標已經提前達陣,帶來的經濟效果確定超過3兆日幣。目標達陣後日本也重新估了2020年的觀光客人數可能達到4000萬人,經濟效果將達7兆日幣。也就是每年多出4兆日幣的新商機,是大家都不想錯過,甚至連國外的新創業者也已經來搶商機。READ MORE

「創業」會是來日本工作生活的選項嗎? 從日本半導體海外業務到建材代理商社長的Javen

創業、開公司不管到了全世界的哪裡都不會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但是如果你真的是那麼想做的話,或許在全世界的哪裡你都可以創業、開公司。

日本考量法律、稅務跟商業文化,向來不是創業的首選。但是因為台灣、日本之間的關係密切,很多人來日本後會考慮作一些小生意 (像代買、airbnb、個人旅行團)。最近日本政府也為了鼓勵外國人到日本創業,對於外國人投資簽證放寬了許多限制。READ MORE

日本一億人的活躍,你也來參一腳?

最近在日本,「一億」這個數字很流行。

先前,Rakuten的社長三木浩提出「2020年(外國)觀光客一億人計劃」。原因是原本日本政府預定在2020年時達成每年外國觀光客2000萬人的計劃,(因為簽證限制放寬、日幣貶值等原因),意外地在今年可能提早達陣,所以日本政府把2020年的外國觀光客人數提高為3000萬人。Rakuten的三木浩社長覺得這樣太小家子氣了,要就設定一億人,讓日本成為全世界的觀光最大國。(目前全世界外國觀光客人數最多的地方是法國,每年約9千萬人到訪)。READ MORE

串起日本「下町工廠」的新創事業 Linkers

最近日本有一部很紅的日劇叫「下町火箭」,講的是一家製造火箭零件的小工廠如何對抗大企業的故事。看這部日劇的時候,真的是心有戚戚焉,因為自己就是在日本當採購,常常欺負一些日本當地的小廠商 (哈哈哈),有時看了都覺得也演的太寫實了吧!

但是日本真的有很多這種小工廠,經常都是藏身在一些群馬縣、山形縣之類的小鎮 (我過去負責的),一個公司含作業員才一百多個員工,甚至連公司的網站都沒有。這些小公司通常專門作一個小小的零件,但是因為技術性的特殊或者是品質的競爭力,很常日本三大車廠都要向它採購。READ MORE

在日本,一篇「業配文」要多少錢?

日本主要商業雜誌這個星期的封面主題分別是

ダイアモンド: 最強大学ランキング (譯: 日本最強大學排名)
Nikkei Business: 俺の100年ヒット論 (譯: 我的100年長春企業秘訣)
東洋経済: フォルクスワーゲンショック (譯: Volkswagen shock)

前兩個都是日本整體性的排名,對每一個大學或企業的描述不是那麼的深入,東洋經濟談的是Volkswagen近期的醜聞,因為是德國企業,而且這麼大的新聞大家應該從台灣的媒體就可以讀到很多分析,應該也不用特別再看日本雜誌的分析。READ MORE

日本代官山「蔦屋書店」的商業模式

最近大家來東京玩的時候,我想其中一個必去的景點是位在代官山的「蔦屋書店」,號稱「全球最美20家書店」之一; 今年5月開始,在東京的另一個鬧區二子玉川又多了一個「蔦屋家電」,在網路上又是一陣瘋傳。

不僅在台灣有高人氣,蔦屋書店最近也成了日本媒體討論的話題企業之一。

蔦屋書店目前也捲入了一個社會爭議中: 圖書館經營。日本公立圖書館嘗試讓蔦屋書店利用他們企業經營的方式,來挽救圖書館利用低迷的狀況,但是社會評價兩極,也讓經營蔦屋書店的CCC (Culture Convenience Club) 集團成為了話題企業,READ MORE

在日工作生活台灣人統計 (2015)

最近常在想一個問題,知道其他人在作什麼事情重要嗎? 還是只要知道自己想作什麼、在什麼就好了呢? 以前自己常會注意其他人在作什麼,但是最近覺得把清楚地知道自己想做的事,把自己想作的事事情作好,最踏實。

話雖如此,我想看看這個世界在幹嘛,讓自己可以當個參考、學習,還是很重要的..開始這篇文章的主題!READ MORE

到日本工作薪資要開多少?

從台灣找到日本的工作,薪資要開多少呢?

大部分的人都是一頭霧水。如果開的太低,作的一定不爽,跟日本當地物價差太多,搞不好連溫飽自己都成問題; 開的太高,怕公司嚇到不給offer,自己真的超想去日本,實在是不想搞砸機會。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