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藝術祭的腳步在大自然中來場探險吧

今年,我離開了待了三年多的設計事務所。
回想起那段我在離職之後的日子,為了給自己一個放空的假期,展開了一連串的藝術季之旅。從瀨戶內海一直到長野,在臉書分享這些活動的同時,一直以為藝術祭的概念已經滲透到大家的腦袋中,卻發現知道的人還是不多。

 

「什麼是藝術祭?」

前陣子朋友這樣問了我。

藝術祭,打破以往將藝術創作放在美術館的思維,將藝術創作設立於各聚落,讓參訪者為藝術展品而展開一場探險,和當地居民接觸、了解各個聚落的特色。不需要多高的美術眼光,只要把心放寬,就像尋寶一樣、踩著追尋藝術作品的步伐、享受當下的風和陽光。

我的藝術祭之旅,開始於無意中在網路上看到這片風景 — 千葉的「市川藝術祭」。

・藝術祭把人們帶往鄉村,感受和城市不一樣風景。(2014市原藝術祭

 

記得那是個五月天,適合旅行的氣候。

從東京一大早搭了電車到千葉,買了「藝術祭護照」(可以在藝術祭期間一票到底看所有展示作品的票)和交通一日卷、從志工手上接下了藝術祭地圖,就這樣和同行的朋友坐上了火車和巴士,看著地圖一路開啟了我們的冒險。看了放在田野中的裝置藝術、吃著當地婆婆媽媽特地為藝術祭準備的在地料理,在廢棄小學校中體驗和美術館截然不同的氣氛。

・用當地新鮮食材所做成的藝術祭食堂料理。

 

「原來藝術祭讓藝術如此親近人心。」

自此,我愛上了它。

數了數這幾年追逐過的藝術祭,從市川藝術祭開始、群馬中之条藝術祭大地藝術祭,到遠在香川
縣瀨戶內海的瀨戶內藝術祭,大大小小的也實在不少。

 

・拿著「藝術祭護照」,像尋寶般搜集一個又一個的圖章也是旅程中的其中一項樂趣。

・有些作品讓觀眾參與其中,藝術與創意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存在,你我都是藝術家!(2015群馬中之条藝術祭)

・也可以什麼都不想,待在藝術品中看著山林發呆。(2017北阿爾貝斯藝術祭)

 

|藝術祭的起源。

近年來日本鄉鎮面臨少子高齡化、人口外移與農村轉型的問題,不只產生許多荒廢的田地、空屋與廢校,地方文化存續也成為一大議題。

至今成功企劃無數藝術祭的北川富朗,最初為了找回故鄉越後妻有地方銀髮族的笑容,在 1996 年提出以地方文化保存為目的的「藝術項鍊計劃 (The Art Necklace Project)」,這項計畫後來演變為 2000 年開始的「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 邀請國內外藝術家駐村,提供田野、廢棄學校或空地,給了藝術家可以發揮的舞台。而藝術家也將期間中居住於當地所獲得的觀察與體驗,為其創作獨一無二的作品,加入了地域性與土地精神的作品、讓人更能感受到那片土地的溫度。

這項計畫成功串連地方特色,將人們帶往當地,讓都市人體驗不同於日常的旅途、親近久違的自然與清新純樸的人際關係。藝術祭的興起也同時帶動面臨轉型危機的傳統產業與地方物產的重新發展,讓傳統產業接觸新文化、有了新的詮釋,也讓外來的訪客再發現傳統日本的魅力、當地的居民也對自己的故鄉重拾信心。

 

・作品「實之音」,用土製作而成的兩萬個鈴鐺,是當地的居民和藝術家一起完成的心血。

・搜集自新瀉各村落的土壤,藝術家利用它們當顏料做成作品。作品中可以感受到滿滿這片土地的溫暖。

 

 

|不是電車也不是巴士,而是在海上冒險ー瀨戶內藝術祭。

自從2000年的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成近年來,大大小小的藝術祭都在日本各個地方展開。其中最有名的也最耳熟能響的就是「瀨戶內藝術祭」。

同樣由北川富朗策劃、2010年開始每三年一次的「瀨戶內藝術祭」,延續其打破傳統美術館思維,強調藝術非僅僅為個人表現,而是可以更融入生活與自然中的概念。把作品放置於瀨戶內海的小島上,讓人造訪各個小島、體驗瀨戶內海的風情。加上由建築大師安藤忠雄設計的 Benesse House Museum 與地中美術館、西沢立衛設計的「豐島美術館」加持,每屆都可以吸引來自世界各地九百萬的旅客造訪。

 

・直島最有名的作品,大家耳熟能響的藝術家草間彌生的點點大南瓜。

・一到了有鬼島之稱的女木島,就可以看見一大群的可愛海鷗在迎接你。

 

藝術祭的成功也讓人看到了瀨戶內海的美與自然好環境。2014年,移住瀨戶內海最大的島小豆島就有 100 戶;而男木島則是15 戶,共 39 名的移住者、佔了男木島人口的兩成,帶著孩子一起來到的新移民,也讓中小學校和幼稚園再度開校、孩子的笑聲又開始出現在小島上。

 

 

|這是一場以藝術為名目的、心的旅程。

2016年,終於踏上往瀨戶內海的旅程,瀨戶內海西下的夕陽和這沈穩的海,不知道為什麼像是有魔力一樣讓人一下子心就靜了下來。

・從直島看見的夕陽。這片平靜,是永遠也忘不了的風景。

 

無論是離開豐島那天,即將搭上的船走了下來,笑著邊走邊對大家說「また来てね(要再來喔)」的婆婆。還是一邊和我抱怨「男木島很無聊啊!什麼都沒有!」卻一邊指著海說「你往下看!這片海是不是很美。」的爺爺。我感受到的是滿滿的溫暖和對這片海的愛。

一趟旅程下來,難以忘記的往往是在當下感受到的風、或是一路上接觸到的人們。從沒想過要去的地方,就因為一場藝術盛宴,讓人們留下了足跡,也讓當地的人萌生了自信與故鄉愛。

我想,這就是藝術祭的魅力與力量。

 

Photo by Rachel・Rika

 

【作者簡介】

RIKA。

來日九年,大學專攻商管。

憑著一股對設計的愛來日本,現從事設計相關行業。
興趣是帶著小皮箱去日本大江南北流浪。

 

臉書專頁 轉:設計

・延伸閱讀

夢想路上的「終電女孩」 在日本從事平面設計的RIKA

【用體驗保存記憶‧用呼吸感受東京】 BREATHE TOKYO 初秋地方露營體驗

 

 

 

 

 

 

 

 

 

Ethan Wang

2012 年秋天來日,喜歡影像與文字的碰撞,遠距工作及多點生活主義者。

主修神經科學與生理學,對關於人的素材都很敏感,興趣是觀察社會現象與人類行為。經常靠溫泉,散步與閱讀尋找靈感。人設是吃完午餐就一定要睡覺。

目前為台灣 AI 新創日本公司第一號成員。同時為日本最大台灣人就職情報分享平台 Worklife in Japan 共同營運者。
Ethan Wang
Tags: